土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无论是粮食生产、养花弄草、环境保护还是生态发展都离不开土壤学知识,土壤学是一门关于土壤的物质组成和性质、土壤肥力和土壤管理、土壤资源分布、类型、性质以及评价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学科。土壤学Ⅱ是农林类、环境生态类、地信与土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,同时面向社会上有志于了解土壤和从事土壤改良、土壤施肥和污染土壤修复等社会群体。
课程内容主要包括:土壤学绪论、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、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、土壤的基本性质、土壤水气热和养分状况、土壤分类与中国土壤分布、安徽土壤、地学基础等。该课程将土壤学基础理论和农林业生产实际相结合,促使社会大众和广大师生能深刻认识土壤,关心爱护土壤,共同保护我国的水土资源,维护土壤健康和人类健康。
授课对象
土壤学Ⅱ主要面向农林类、环境生态类、地信与土管类等专业本科生开设,主要包括:茶学、土管、林学、林学2+2、园林、种子科学与工程、草业、烟草、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、园艺、园艺专升本、植保、动植物检疫、地信、环工、环科、环科中外合作班、生态学,及农学专业《土壤肥料学》的土壤部分,该课程具有面对的专业多、学生面广等特点。
授课目标
根据社会变化,更新农林院校特色的教学内容,使得学生掌握土壤的基本组成、基本性质和分类分布的基础知识,具备运用土壤学基本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农林生产、资源环境生态开发中遇到的土壤学方面(水土保持、土壤障碍因子识别、质量提升)问题的基本技能,具备科学创新、严谨求真的科学思想和治学态度。培养关爱土壤、保护生态环境意识,响应本校服务“三农”的办学方向,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。
师资队伍
黄界颍,副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 职务:系主任
胡宏祥,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朱林,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李道林,副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马超,副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王擎运,副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徐启荣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齐永波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李萌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赵怀燕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穆静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廖霞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目前,课程组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人,男女各为6人,均占团队50%,具有博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有10人占83%以上,所有教师均为土壤学Ⅱ一线教学人员,老中青教师结构合理,5名教师具有10年以上教龄,教学经验丰富,近三年来,每年引进教研人员1-2名,课程组“传帮带”活动进行良好。
课程大纲
1 绪 论
1.1 绪 论
2 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
2.1 成土母质
2.2 土壤的形成因素
2.3土壤的形成过程
2.4 土壤的形态特征
3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
3.1土壤矿物质
3.2 土壤生物
3.3土壤有机质
3.4 土壤胶体
4 土壤的基本性质
4.1 土壤孔隙
4.2 土壤结构
4.3 土壤吸附性能与离子交换
4.4 土壤酸碱性
4.5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和耕性
5 土壤水、气、热和养分状况
5.1土壤水分状况
5.2 土壤空气状况
5.3土壤热量状况
5.4 土壤养分状况
6 土壤分类与中国土壤分布
6.1土壤分类
6.2 土壤分布
6.3 土壤类型
7 安徽土壤
7.1 土壤分类与分布
7.2 安徽主要土壤
参考资料
教材:
土壤学,胡宏祥主编,2021,科学出版社;
土壤学(南方本),谢德体主编,2014,中国农业出版社;
参考书:
土壤学,黄昌勇主编,2000,中国农业出版;
土壤地理学,张凤荣主编,2016,中国农业出版社。
The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soils, Nyle C. Brady, 2016,Prentice Hall;
安徽土壤,安徽省土壤普查办公室,1998,科学出版社。
项目组教师编著的教材有:
土壤学,胡宏祥主编,2021,科学出版社;
环境土壤学,胡宏祥主编,2013,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;
土壤学,黄界颍副主编,2021,科学出版社;
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,李道林参编,2015,中国农业出版社。
教具(标本)
成土岩矿标本8组(每组矿物10种、岩石10种),土壤剖面的整段标本20余件,土壤分层纸盒标本200余个。
土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无论是粮食生产、养花弄草、环境保护还是生态发展都离不开土壤学知识,土壤学是一门关于土壤的物质组成和性质、土壤肥力和土壤管理、土壤资源分布、类型、性质以及评价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学科。土壤学Ⅱ是农林类、环境生态类、地信与土管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,同时面向社会上有志于了解土壤和从事土壤改良、土壤施肥和污染土壤修复等社会群体。
课程内容主要包括:土壤学绪论、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、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、土壤的基本性质、土壤水气热和养分状况、土壤分类与中国土壤分布、安徽土壤、地学基础等。该课程将土壤学基础理论和农林业生产实际相结合,促使社会大众和广大师生能深刻认识土壤,关心爱护土壤,共同保护我国的水土资源,维护土壤健康和人类健康。
授课对象
土壤学Ⅱ主要面向农林类、环境生态类、地信与土管类等专业本科生开设,主要包括:茶学、土管、林学、林学2+2、园林、种子科学与工程、草业、烟草、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、园艺、园艺专升本、植保、动植物检疫、地信、环工、环科、环科中外合作班、生态学,及农学专业《土壤肥料学》的土壤部分,该课程具有面对的专业多、学生面广等特点。
授课目标
根据社会变化,更新农林院校特色的教学内容,使得学生掌握土壤的基本组成、基本性质和分类分布的基础知识,具备运用土壤学基本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农林生产、资源环境生态开发中遇到的土壤学方面(水土保持、土壤障碍因子识别、质量提升)问题的基本技能,具备科学创新、严谨求真的科学思想和治学态度。培养关爱土壤、保护生态环境意识,响应本校服务“三农”的办学方向,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。
师资队伍
黄界颍,副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 职务:系主任
胡宏祥,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朱林,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李道林,副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马超,副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王擎运,副教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徐启荣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齐永波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李萌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赵怀燕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穆静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廖霞,讲师,单位:安徽农业大学 部门:资源与环境学院
目前,课程组副高以上职称教师6人,男女各为6人,均占团队50%,具有博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有10人占83%以上,所有教师均为土壤学Ⅱ一线教学人员,老中青教师结构合理,5名教师具有10年以上教龄,教学经验丰富,近三年来,每年引进教研人员1-2名,课程组“传帮带”活动进行良好。
课程大纲
1 绪 论
1.1 绪 论
2 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
2.1 成土母质
2.2 土壤的形成因素
2.3土壤的形成过程
2.4 土壤的形态特征
3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
3.1土壤矿物质
3.2 土壤生物
3.3土壤有机质
3.4 土壤胶体
4 土壤的基本性质
4.1 土壤孔隙
4.2 土壤结构
4.3 土壤吸附性能与离子交换
4.4 土壤酸碱性
4.5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和耕性
5 土壤水、气、热和养分状况
5.1土壤水分状况
5.2 土壤空气状况
5.3土壤热量状况
5.4 土壤养分状况
6 土壤分类与中国土壤分布
6.1土壤分类
6.2 土壤分布
6.3 土壤类型
7 安徽土壤
7.1 土壤分类与分布
7.2 安徽主要土壤
参考资料
教材:
土壤学,胡宏祥主编,2021,科学出版社;
土壤学(南方本),谢德体主编,2014,中国农业出版社;
参考书:
土壤学,黄昌勇主编,2000,中国农业出版;
土壤地理学,张凤荣主编,2016,中国农业出版社。
The Nature and Properties of soils, Nyle C. Brady, 2016,Prentice Hall;
安徽土壤,安徽省土壤普查办公室,1998,科学出版社。
项目组教师编著的教材有:
土壤学,胡宏祥主编,2021,科学出版社;
环境土壤学,胡宏祥主编,2013,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;
土壤学,黄界颍副主编,2021,科学出版社;
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,李道林参编,2015,中国农业出版社。
教具(标本)
成土岩矿标本8组(每组矿物10种、岩石10种),土壤剖面的整段标本20余件,土壤分层纸盒标本200余个。
根据社会变化,更新农林院校特色的教学内容,使得学生掌握土壤的基本组成、基本性质和分类分布的基础知识,具备运用土壤学基本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农林生产、资源环境生态开发中遇到的土壤学方面(水土保持、土壤障碍因子识别、质量提升)问题的基本技能,具备科学创新、严谨求真的科学思想和治学态度。培养关爱土壤、保护生态环境意识,响应本校服务“三农”的办学方向,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。
0.0 |
共 0 条评价 |
本次开课
查看全部
|
![]() |
安徽农业大学
|
邮箱:ahmooc@ustc.edu.cn
电话:0551-63607943、66197609
客服QQ:3224114574、3265176516